gototopgototop
数学教育关注什么
作者:王红伟   
2013-11-14 09:51

我没有使用过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,初次看到这套教材四年级上册的“栽蒜苗”一课时还有点不屑一顾。蒜苗15天的变化是微乎其微,也觉得让学生真的去栽蒜苗,去观察记录,太没有必要了!

半年后的一个暑假,和儿子一起逛街,看到一种名曰“魔豆”的东西,儿子要求非买不可。被他缠不过,只得买下,但也提了要求,一是要自己种,二是要认真观察,观察后要说说魔豆的变化。儿子兴奋之余,很耐心地倾听了种魔豆的经验介绍。一回到家,他就开始种了。对魔豆怎样摆放,和他妈妈发生争执。儿子说妈妈放反了,妈妈说儿子放反了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最后还是我出面解围:“反正不是泥土,又容易重新摆,管它怎么放,发了芽不就知道了?”妈妈不再说了,儿子还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摆放方法。那还真是颗“魔豆”!第二天它就发芽了。儿子兴奋地拉我们去看,他妈妈说:“看吧!看吧!你放反了吧!”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,认真地重新把魔豆摆正,开始为它浇水,也开始向我们汇报魔豆的变化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儿子从不间断地照顾它,汇报它的变化。有次到奶奶家,他一反常态地急着回家,害得奶奶伤心地说孙子不爱奶奶了。儿子一本正经地说:“我要回家给魔豆浇水呀!”

假期结束,儿子上二年级,问到暑假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,儿子的回答是种魔豆。儿子二年级开始写日记,第一篇就是种魔豆。想想儿子种魔豆的开心劲,我也感叹魔豆的“魔力”,那20元一颗的豆子还真是物有所值啊!魔豆为儿子带来了快乐,也引起了我对“栽蒜苗”一课的思索。

一、数学课关注教学,还是关注教育

作为教师,作为数学教师,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课怎么上,学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。关注教学,也并非错误。但换个角度思考,家长送孩子来学校,是来接受“教学”,还是来接受“教育”呢?数学本身并非教育,但学校数学却一定是教育。在教学中,通过播放录像呈现数据,时间短,操作简单、操作简单并不意味着高效。在教育成效相同的情况下,时间短当然高效,问题是上面的两个收集数据的途径得到的教育成效并不相等。前者仅仅获取一组数据,而后者获得的不仅有数据,还有自然学科的知识、学生意志的锻炼、研究方法、数学的眼光、良好的情感体验,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。如果这样看,后者的教育成效恐怕要比前者高得多。

二、数据关注学科,还是关注课程

数学作为一门学科,是人为划分的,并非自然独立存在。因此,数学虽然独立作为一门学科,是人为划分的,并非自然独立存在的。因此,数学虽然独立作为一门学科 ,但依旧与其他领域“藕断丝连”。作为学校数学,是学生成长发展的“营养结构”中的重要一环,是学科,更是课程。我们强调学生“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”,这并不具有排他性。如果一个人看所有的事物都只用数学的眼光,世间的“酸甜苦辣”他如何感受?这还是一个健康的人吗?可见,“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”不等于“仅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”,作为数学教师也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“数学眼光”。比较上面数据获得的两个途径,前者的方向直指数学,后者的方向不仅指向数学,孩子还收集了更多数学以外的知识,收获了更多成长的快乐!

三、数学贴近生活,还是生活贴近数学

数学贴近生活是议论得相当多的一个话题。一般认为某个概念联系的知识越多,人们对它的理解越好。相信这里的知识应该包括生活经验。但疑问又产生了:每个学生关于某一知识的生活经验有没有区别?是否每个学生都具备了理解这一知识所需要的足够的生活经验?如果有区别,那就存在“量”不足的问题,我们如何解决?事实上,当数学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时,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在贴近数学。所以,我们不能认识为学生去栽蒜苗是“不务正业”,如果学生理解某一知识缺乏生活经验,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调查,积累理解这一知识的生活经验。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,将课堂向前延伸,只要教学需要,无论延伸多远我们都没有离开数学,也不必质疑“这还是数学吗”。再看上面数据获取的两个途径,前者匆匆而过,留下的仅仅是数据;后者除了留下数据,也留下了蒜苗长得越来越高的经验。如果学生测量了蒜苗的高度,他们在读数的过程中,将这个高度理解成长短不一的“段”,不就是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吗?如果他们把读出的数理解成一个点,这些点连起来不就是一个折线统计图吗?他们通过实验得到的这些体验,将有助于识图能力的提高,统计意识的形成。这不正是数学关注的么?